020-83651815
当前位置:
儒释道:修习之法,炼心之要1
来源: | 作者:宜棠 | 发布时间: 2021-03-30 | 128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   道家——人与自然的关系;儒家——人与人的关系;佛家——人与自己的关系。进一步讲佛家叫明心见性,儒家叫存心养性,道家叫炼命修性,其实他们的”道”最终都是归一的,曾经有人问我,“你只修道吗?”,我说:“儒释道我都修都看都喜欢,否则人格会偏倚,只是我从哪一门进的,我就要从哪一门为主修……”。

我非常欣赏用这句话来表达:“儒门释户道相同,三教本来一祖风”!学习儒释道文化这么久,我自身的感觉是,高手都在红尘中,藏于世间,而庙里上和尚敲木鱼、吃斋、念经,等等这些都只是形式,不是核心,而真正的内容中心就是四个字:“教外别传”!以下是我摘录的一些笔记,今天整理给大家分享,希望能与大家有些共鸣,如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各位贤士先师指出,后生感恩致极!  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宗山

一、佛家“明心见性”,莫过于”释迦拈花,迦叶微笑”。

身是菩提树,

心如明镜台。

时时勤拂拭,

勿使惹尘埃。    


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?你们诸位问到,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、情绪、思想,尤其做老板的,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,动不动自己认为资本家高高在上,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,这个心理赶快改掉,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,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”,这是智慧,此心要平静,没有杂念妄想,没有情绪。但是人的思想、情绪、感觉随时会发生,郁闷、痛苦、烦恼、自卑、傲慢,各种情绪,分析起来很多。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、思想、感觉,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。“时时勤拂拭”,心境像玻璃镜子一样,灰尘都要擦干净。“勿使惹尘埃”,不可以使情绪、思想、感觉,落到上面,使心境永远保持清明,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,每天早晨将醒未醒,那个有知性却没有思想或情绪的刹那,保持那个心境,就是最高的修养。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      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,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”什么东西都没有,本来空灵自在的,“何处惹尘埃”!哪里有尘埃呢!哪里又有承受者呢!
二、儒家“存心养性”的经典体用      《大学》在中国文化中是内圣外用之学,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,就是佛了嘛。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,只说如何做一个人。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,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岁入小学,到了十八岁,由童子变成大人了,开始教“大学”,教你如何做一个人。    《论语》真正讲的是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,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。      孔子是中国的圣人,在印度讲就是称佛菩萨,在西方就叫作先知,在中国道家叫作神仙。可是儒家的传统上,把孔子看作是个人,不必加上乱七八糟的神秘外衣,他就是一个人。所有仙佛修行之路,都是要从人道做起。      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     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中国传统文化同佛法一样,把上自天子皇帝,下至庶人,普通百姓,都看作是一个人,都要先以这个文化作根本。这就叫内养之学,佛家称之为内明。     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       “明德”、“亲民”、“至善”,是《大学》的三个纲要,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“明明德”就是悟道;“明德”之后去修行,起行,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“亲民”;“止于至善”是超凡入圣,变超人,天人合一了。这是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。      有人说要学佛,请问,什么叫佛?自觉,觉他,觉行圆满,叫做“佛”。自觉,就是自己觉悟了,所谓证得菩提,就是觉悟了,找到了生命的根本;觉他,是度一切众生。这跟《大学》相通的,“明明德”就是自觉,“亲民”就是觉他。       自己悟了,证得菩提,行为、功德,做到度一切众生,利益大众,这些都完成了,“止于至善”,这样就叫作觉行圆满,就是佛。换句话说,自利利他,功德智慧圆满。所以,佛学跟《大学》所讲的原则一样。       所以我说如果没有中国文化这个修养的基础,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,自误误人罢了。        换个时空角,其实也是要学打坐。怎么讲呢?你看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”,那么德怎么明呢?道怎么得呢?怎么明白生命的根本意义呢?就是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。这不是都讲得明明白白吗?你看《大学》的方法,也就是打坐的方法。“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”,一共七步功夫,七政。所以后来佛学说修禅定,这个禅定的翻译就是“知止而后能定”来的,所以禅定,也叫作“静虑”。当然打坐在道佛高级修行中还有通灵的更高级意义,这里属道家内丹讲得最妙彻,这里就不叙述了!     


一切音声皆是咒语,跟着三纲,还有八目,八个方向。怎样能达到打坐功夫的境界,达到圣人的学问和修养的程度呢?“致知在格物。      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这叫八目,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八个大项目、大方向的外用之学。这一段内容你可以当成咒语来念,是真的哦。       
那么,怎么叫“格物”呢?不要被外界的物质、境界、感觉引诱牵走叫格物。      “物格而后知至”,把一切外物的引诱推开,会发现,我们那个知性(空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)本来存在的嘛,所以先把这个知性认清楚了,再讲打坐。      “为什么要打坐呢?知性要打坐,我想打坐;为什么来学这个呢?因为我追求一个东西。”你这样想,已经上当了,被物格了,不是格物,是物把你格起来了。       所以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”,把一切的感觉、外境都推开,你那个知性清清楚楚地在这里,姑且可以叫作像一个得定的境界了。      “知止而后有定”,这时候,那个“知道一念清净的”,就是知性,一念清净就是意诚,念念清净,知性随时清清明明,不被身体障碍所困扰,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扰,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纷飞所困扰;“意诚而后心正”。一切境界都不沾,这个就是心正。     “致知在格物”就是《楞严经》上讲,“心能转物,即同如来”,一样的道理。       修行上的“致知在格物”,就是达摩祖师告诉我们在禅修的时候,“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