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-83651815
当前位置:
连载 | 徐卫华:一个真正在美学世界散步的人 (二)
来源: | 作者:作者:孔湘闳 字子炎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28 | 86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一个真正在美学世界散步的人

——读子炎的《黑夜如昼》《子炎墨语》诗书画集有盲言

文 | 徐卫华

油画《午时的风》孔湘闳




一个真正在美学世界散步的人

——读子炎的《黑夜如昼》《子炎墨语》诗书画集有盲言

文 | 徐卫华



诗与画,要有感觉有灵魂。诗是画的灵魂,画是诗的感觉。达.芬奇说过:“理性是尘世的东西。人在沉思冥想时,理性会跳出感性的圈子。”但是,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有感性离不开理性,也有理性脱不了感性之存在!子炎的诗画人生,就是感性之美与理性之美的相互作用而成就其美美其美的!能写《黑夜如昼》的人,你说她有多么大的力量!在这个思想下,世界变得很小。如她的一首首小诗,充满了文人之画意。在她的笔下,不仅仅是诗言志了。早已告别了诗只言志的时代,走向了诗意栖息的时代。我认为,应当从王维开始,或以其为代表的田园诗人的诗,才真的是文化美学意义上的诗意唯美的一幅幅画图,这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的审美表达,其基石就是思想的力量在推动、在创新、在抒情。


(一)


子炎的诗,趋向于散文诗之表达形式,既有徐志摩的恋语,又有张爱玲的绮语。她对故乡的眷恋,那是刻骨铭心的。“当望见橙色天空/你会不会想起让你温暖的人?/时光,总在远去/你总会在不断地失去中得到回忆/春天走了/花香依旧/青春与故乡总是给你一个背影/让你回忆——遥远、模糊、甜蜜、芬芳”。对此,她就在心里唱着一首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,我的故乡在远方”的歌,然后画了一幅油画,黑发飘飘,黄色的厚厚披风下,就是一颗爱恋的心在激荡,前方是花的世界么?岁月静静,泪盈满腮。她把这一心情刻画出来,不是在写散文,而是在写散文诗,在画画。如此爱恋到感伤?“巧遇无殇/轻叹别离/若星云聚散/未见风过尔。”我看不一定。如此性情中人,是灵犀有性,天下独步。这带着故土流泪远去的人,其实永远没有走远,更没有走出故乡的视线。没有心灵的背离感的人,才是具有心灵之爱不会消失的人,这或许是另一种本性之与生俱来的幸福感。她把诗写得很实在,就是一幅画,是“透过开满的鲜花想你”,这诗实在得如鲜花盛开在那里。这是“云想霓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”可以倾城倾国么?在“致天堂里的姐”这首诗里,看上去是在写其对姐的怀念,其实,就是现实中她自己心情的某一份写照。“你过来/牵过我的手/却没有带走我的念想。”这幅“透过开满的鲜花”的画,是水墨纸本,50cm×50cm,小品,很精致,有莫奈画的印象派之风格,如水彩铺垫似的。《母亲的花园》里,《郁金香》争相盛开了。水墨纸本画,也是50cm×50cm。有诗有散文相配。她在“梦里”,“在开满郁金香的园子里/飞奔向您/为您大声吟唱/红红的草就像远方那么耀眼的您/我生怕光亮惊醒了睡梦中的自己/从此再也见不到您。”子炎在梦中之爱恋,就是黑夜如昼地行走着,别梦依稀人在天涯。“当一个地方不再有你至亲的等待,即便它是曾经承载了许多你成长故事的故乡,都已模糊。”“时光就是这样,你可以感受它的飞逝,亦能感觉它的缓慢来。”“独自行走成为最自然的一件事,甚至没有起伏与波澜。”但是,她走得最远,依然走不出那《母亲的花园》,那一园的金香一园的红红草,编织成的梦,就是一幅画。那诗画的底蕴里,一个独自行走的人,《她在那里》呢?徐志摩有诗:“她在膜拜的童心里;在天真的烂漫里;她不在这里,她在自然的至粹里!”